NAK80塑膠模具鋼材的熱處理方法及目的要求
2023-02-19
NAK80塑膠模具鋼材的熱處理方法及目的要求
一般情況下,注塑模用預硬模具鋼材(經硬化及回火)如(HPM1、HPM2、HPM7、HPM38、HPM50模具鋼)即可,鋼材在出廠前已經過熱處理,模具制造中不必再熱處理,能保證加工后獲得較高的形狀和尺寸精度,也易于拋光。但如果模具壽命和精度要求都很高時,可對型腔進行滲氮等表面處理或對內模鑲件進行熱處理。
(1) NAK80模具材料的表面處理
表面處理是指以加熱或化學處理方法,使模具表面在一定厚度范圍內硬度增加的方法。表面處理的方法有滲碳淬火、高頻淬火、火焰淬火、氮化處理及鍍金等。
、 NAK80滲碳淬火 低碳鋼或表淬火鋼,如低鎳鋼或鎳鉻鋼等低含碳量的鋼,在適當的滲碳劑中加熱,增加碳含量。滲碳劑中以850~900℃加熱8~10h,則鋼表面起滲碳層約2mm深。滲碳層深度是指鋼表面至硬度50HRC處的距離,此距離稱為有效硬化層深度。滲碳作業后常以淬火處理使滲碳部硬化。不需滲碳部可以鍍銅來防止。
、 NAK80高頻淬火 高頻淬火,是借高頻感應電流將鋼材表面加熱,達淬火溫度的瞬間,停止加熱,再用適當的淬火液急冷。通常用于含碳量0.4%~0.5%的碳鋼,碳鋼、合金鋼都有效。使用高頻淬火的模具零件有導柱、復位桿、斜導柱等。
、 NAK80火焰淬火 火焰淬火時氧氣、乙炔火焰將需要硬化的表面急速加熱至淬火溫度,再以水急冷淬硬;鹧娲慊鸬奶攸c是,只將零件外表面淬火硬化,淬火應力小,可用于任何形狀、大小之鋼制品,亦可利用火焰進行退回、回火;鹧娲慊鹩腥嫱瑫r淬火與移動淬火。全面同時淬火適用于較小的處理面,將全面同時加熱,再將該面冷淬硬;移動淬火用于不能同時硬化處理的大面,依序移動加熱和冷卻而達到淬硬目的;鹧娲慊,適用于不易全面淬火的模具鋼之局部淬火,或僅滑動摩擦面之淬火,可增高耐磨性,延長模具壽命。
、躈AK80滲氮 對型腔表面進行滲氮,可得到較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,耐蝕性亦較良好。滲氮后無須再進行熱處理,故可以在型腔全部加工完成后進行。
滲氮有下列幾種
a.氣體氮化(滲氮)。鋼材須含Cr、Ti、Al、V、Mo等合金元素。處理溫度:495~570℃,回火溫度:520~590℃,表面硬度:900~1000HV,有效硬化層深度:0.3mm,時間48h。變形量:無。
b. 液體氮化。處理溫度560~580℃,時間2~3h。有效硬化層深度: 0.01~0.02mm,表面硬度:900~1000HV。
c.軟氮化。任何模具材料皆可做軟氮化處理,可分為液體、氣體、軟滲氮。液體軟滲氮(又稱氮化),是無毒處理法,處理溫度:570~580℃,處理時間:1~3h,淬火液:鹽浴?稍黾颖砻婺臀g能力;蠈樱篎e2.3(C,N,O)。內部擴散層:Fe4N。表面化合層硬度:900~1000HV。深度:0.01~0.03mm。
、軳AK80電鍍 電鍍是不將鋼加熱硬化處理,而是以其他金屬鍍覆在鋼的表面,增加表面硬度、降低表面粗糙度,增強耐蝕性和耐磨性等的表面處理方法。
a. 鍍硬鉻(模具鋼材表面形成保護膜)。將模具欲鍍部分浸入以無水鉻酸為主體的電鍍溶液中,通電流,在模具材料表面析出鉻。鍍鉻層比普通鍍鉻層厚,約0.01~0.02mm,硬度900~1000HV。
鍍硬鉻的特性如下:
a) 鍍鉻后的表面制品脫模性能極好。
b) 耐磨性高,不易刮傷。
c) 對鹽酸、稀硫酸以外的藥品具有耐蝕性。
d) 鍍鉻過的模具鋼材表面所得的成型品有良好的光澤,具有商業價值。
b.鍍鎳。此法不經電解作用,用化學方法實行鍍鎳(例如無電解鍍鎳法)。鎳被還原,形成表面鍍覆層。
這種鍍鎳特點是:
a)鍍層均勻,不會產生像電鍍那樣的鍍層差的現象。
b)表面不生針孔,光滑而硬。鍍層硬度有時可達500HV左右,施行熱處理者可上升至800~900HV左右。
c)附著性良好,不易脫落。
d)耐蝕性良好。鍍層的化學穩定性幾乎與純鎳一樣。
瀏覽:次
